博睿智库解读丨成渝协同发展新局面(成渝双城最新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1-11-30 发布者:博睿智库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纲要》对成渝经济圈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全面规划,共12章,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出台具有国家高层战略意义。从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首提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到2020年10月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到近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中央层面持续推进,上升为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纲要》着眼于新时代国家发展的全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纲要》是成渝合作发展的“任务书”和“行动指南”。其中,将迎来哪些重大机遇?有哪些关键点?博睿智库进行了解读。

 

1.双城“两中心两地”定位,全面协同发展

《纲要》提出“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指出了成渝经济圈建设定位。

实现“两中心两地”,提升成渝城市发展能级至关重要。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为例,2020年川渝地区GDP总量约7.3万亿,占全国GDP比重约7.3%,距离中国经济第四级差距较大,未来做大经济总量是基本任务。

《纲要》分别提出对重庆、成都的定位,对重庆的定位是“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侧重制造、金融、交通物流。对成都的定位是“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侧重科技、文化。

成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承担着拓宽我国经济回旋空间、拓展战略纵深等重要使命。在《纲要》指引下,成渝相向发展、抱团合作,避免同质化竞争,全面开启协同发展新局面。

 

2.双城“一极一源”定位,支撑21世纪中国经济重要布局

《纲要》指出成渝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一极一源”的表述是中央对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成渝经济圈要通过快速增长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引擎,吸引高端要素形成创新策源地,依托产业集群、产业链组织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是为“一极”;依托自身强大的产业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承载更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通过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化配置加快周边融合,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是为“一源”。

 

3.聚焦三大国家级战略

《纲要》聚焦了三大国家级战略。一是实现共同富裕战略,通过成渝经济发展带动西部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二是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战略,成渝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在中国与欧洲、中亚、东南亚等区域深度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力撑“一带一路”。三是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纲要》通过成渝产业升级,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如成渝打造西部科学城就是通过科技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4.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支撑“两中心两地”

《纲要》提出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对应了“两中心两地”目标。建设经济中心必须以金融为基础,科技创新中心也有赖科技研发投入,尤其是金融对风险系数较高的高端研发投入的支持。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金融中心不仅本身是改革开放的产物,而且金融也是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的对象领域。对于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涉及的生态文明、绿色环境、投资、支付数字化等方面,均有赖金融中心支持。

从两地基础条件来看,成都拥有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世界500强中不少金融机构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甚至区域总部;重庆正在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跨国企业集团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等。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可避免重复建设、优势互补。

 

5.成渝错位竞争,高质量发展制造业

《纲要》提出成渝经济圈“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两地制造业发展必须依托各自优势错位竞争,如四川有“三线建设”时期大量军工、电子企业布局,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后备人才,成都、绵阳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重庆则形成了汽摩、手机制造产业集群。

其次,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纲要》提出“形成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都市圈产业分工体系”符合成渝产业布局和体系分工的实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成渝双核和周边区(市、县)共同发力。

再次,《纲要》要求“整合优化重大产业平台。发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旗舰作用,加快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及其他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推动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这些产业平台构成成渝经济圈的头部产业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制造业的标杆。

 

6.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提升农业科技应用

《纲要》提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支持川渝平坝和浅丘地区建设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打造国家重要的生猪生产基地、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优质道地中药材产业带、长江上游柑橘产业带和安岳、潼南柠檬产区。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川菜产业和竹产业基地。发展都市农业,高质量打造成渝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

当前川渝现代农业应该“抓大不放小”。抓大,稳定生猪生产基地,夯实民生工程。不放小,发展柑橘、柠檬、泡菜、竹子、中药材等种植及深加工产业,扩大农副产品市场。

《纲要》还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川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必须强化农业科技应用,既包括生产技术科技应用,也包括农副产品大数据销售、物流溯源、农村电商直播营销等应用。

 

7.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经济发展

《纲要》提出成渝经济圈要“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渝与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个地区相比,所处发展阶段不一样,其他三个地区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经济增长动力源。成渝经济圈当务之急是做大经济总量,释放内陆腹地的巨大潜能,合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特别是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首要任务,也是唱好“双城记”破冰之举,并布局了一系列交通重大项目。

 

8.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

《纲要》提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两地将以西部(成都)科学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为依托,建立西部科技创新“金三角”,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杰出科学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包括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实验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以及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突出人才战略资源和良好人才政策环境。

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新一轮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国家明确提出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加快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着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

 

9.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赋能文旅产业

《纲要》提出成渝“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有利于激发市场、带动项目落地,为欧洲国家高端商品与东南亚、南亚地区农副产品的经贸交流打造中介平台,吸引国内外旅游消费。

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首先要适应消费升级,雅俗共享、快慢兼具,打造特色品牌,增加高质量供给,引领市场需求。其次要体现巴蜀特色,依托巴蜀风光、休闲风情、丰厚文化,打造新文创、新街区等现代消费场景和业态。

落到具体任务,一是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打造城市消费品牌;二是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挖掘巴蜀特色文旅资源,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三是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推动文化和科技元素融入创意产业,开发“旅游+”产品,促进线上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建设夜间文旅消费区;四是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10.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纲要》特别重视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优化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协同推进长江、乌江、涪江等重大跨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修复工程,实施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强化战略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用地支持,引导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发展模式。

 

11.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川渝两地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纲要》提出成渝经济圈“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定位,两地要在改革开放、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方面形成新局面。《纲要》提出“支持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以及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地,率先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目前,川渝通过毗邻地区的合作进行了经济区与行政区的适度分离改革、GDP与税收分成等方面探索。

例如,四川广安和重庆渝北合作建立了川渝高竹新区,定位“两区一城”,即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试验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的示范区、重庆中心城区新型卫星城。双方共同投入,成本共摊,利益共享。

再如,四川遂宁与重庆潼南合作建立了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两地互派干部,共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机制创新、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

 

12.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纲要》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提出了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产业协同发展等任务,在成渝经济圈建设中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成渝经济圈应推进体制创新,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具体包括全面建立以城带乡体制,调整城乡关系;实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发展;破除城乡分割体制障碍,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推进产业融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结语

综上,《纲要》标志着将通过三个五年规划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成渝经济圈的国家战略启幕,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纲要》明确了成渝经济圈的三大战略任务,即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通过九大任务,逐步实现新格局下的成渝合体、整体推进经济圈建设、重点突破产业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增强全国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引领全局。从而推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成为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