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睿智库解读“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丨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大有可为:七大发展方向

发布时间:2021-10-15 发布者:博睿智库

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于2021年发布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阐明了十四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重点明确了未来五年文化产业发展的7大方向(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空间布局、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市场主体、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文化与金融合作):

 

第一、推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规划》从4个方面提出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1、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培促进数字文化产业赋能实体经济。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 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化业态。充分运用数字文化产业形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打造更多具 有影响力的数字文化品牌。

2、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强化科技在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会展等传统文化行业中的应用,推动传统文化行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资源数字化 转化和开发利用,推进与数字技术的新形式新要素结合,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

3、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强文化产 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文化科技 创新体系,支持设立文化产业领域的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

4、构建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文化产业要素合理集聚,促进创新链高效服务产业链,实现创新成果 快速转化运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支持文化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鼓励建设创新与创业、孵化与投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 文化双创服务平台。 

 

第二、促进供需两端结构优化升级

从供给端看,需要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全面优化供给结构。《规划》提出“打造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中国特色与世界潮流结合起来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文化创意产品”。“满足少年儿童群体、老年人群体这两类群体需要的优质文化产品”。还强调“要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品牌”。

从需求端看,为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力,扩大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改善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环境,《规划》提出“国家文化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试点城市引领带动”。“完善消费月、消费周等常态化消费促进机制”。“推进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建设”。“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互促”。

 

第三、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贯彻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在贯彻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方面,《规划》提出“培育发展京津冀文化产业群、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群、长三角文化产业群、成渝地区双城文化产业群4个城市产业集群,培育长江文化产业带、黄河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东北冰雪特色文化产业带、海峡西岸特色文化产业带7个文化产业带,突出区域特色,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在贯彻新型城镇化战略方面,《规划》提出“通过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助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转型,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打造有历史底蕴的人文城市”。“加强地缘相近、文脉相承的中小城市、小城镇区域统筹,促进文化产业联动发展。”

在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规划》提出“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产业特色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人团体的作用,积极开发乡村文化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打造有较强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

 

第四、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一是要继续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重点业态,特别要推动旅游演艺、文化遗产旅游、研学旅游、主题公园、主题酒店、特色民宿等业态提质升级。二是要促进数字内容向旅游领域延伸,强化文化对旅游的内容支撑和创意提升作用。三是要打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载体,特别要建设一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一批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四是要推动文化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局。五是要拓宽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领域,推动文化与消费类制造业、商业、体育产业、健康养老产业等领域的融合。

 

第五、多项措施激发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规划》提出要优化文化领域创业兴业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多举措并进。市场主体方面: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做优做强形成文化产业集团,支持中小微文化企业在提供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比较优势,鼓励大型文化企业带动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文化企业协同发展。服务体系方面:要求政府部门文化企业公共服务提高“精准化、专业化、便利化”,优化创新各类文化领域服务平台,提升企业服务效能。平台载体方面:《规划》提出要建设“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集聚度高、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园区。

 

第六、培育文化产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规划》提出“构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新格局要政府间在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对接方面提供基本保障。”“鼓励外向型文化企业开发中国特色、数字化产品,提高文化装备生产企业国际竞争力,与各国共同推动一批文化产业合作项目”。“支持文化企业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优势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和推广”、“合理布局一批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内外重要国际性文化展会,推动文化贸易平台建设”。

 

第七、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

《规划》聚焦三个维度“政策体系”、“机制创新”和“有效投资“推动文化和金融合作不断深化,对未来5年文化金融发展提出了量化的任务,要通过建设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库实施1000个以上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要在全国建设10个左右国家文化和金融合作示范区和20个文化旅游金融服务中心。

 

在保障措施上,从五个方面做重点保障:

《规划》提出,从“经济政策、法治保障、人才培养、市场次序、组织实施”五个方面提供实施保障。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加强政府宏观引导 和服务为手段,统筹推进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环境。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化产业将进一步融入国民经济体系,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育新的增长点,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